福鼎新聞網訊(夏巖緣)沿著太姥山麓蜿蜒而上,滿目蒼翠間,方家山村便霍然撞進眼簾??唇?,花樹溫婉,碧水清波,家家戶戶窗明幾凈;望遠處,一片片茶園碧綠如染,一層層茶山連接云天。透亮的青綠,醉人的茶香,無一不彰顯著“白茶故里”的獨有氣質。
在村游客服務中心旁,有一棟氣派的雙層洋樓,門廊上掛著一個木質牌匾,“阿鐵白茶”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毫無疑問,這家茶坊的主人正是村中“紅人”——李照鐵。
見到李照鐵時,他正在日光萎凋房中認真察看茶葉萎凋情況,誰能想到眼前這位坐擁氣派廠房的專業制茶師,十年前卻是一個身無二兩銀的窮小子。
時間回溯到2012年,在外務工的李照鐵循著一抹帶著鄉愁的茶香回到方家山,跟著村中行業帶頭人學習白茶種植與加工技術,發展荒野白茶。多年來,李照鐵堅持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只做原生態荒野白茶。在對茶葉品質始終如一的堅守和用心管理下,近年,“阿鐵白茶”以“有機、健康”的標簽在市場上逐漸打開銷路,阿鐵也因此過上了好日子。
從窮小子到致富能手,李照鐵用勤勞的雙手實現了“逆襲”,大步走上了小康路,他和白茶的故事因而也被廣泛傳播。面對各方關注,李照鐵更感責任重大,他動情地說:“做人不能忘本,這些年,沒有方家山這么好的土地,我養不出這么好的白茶,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再拼也做不到現在的成績,所以我只有堅持做出好白茶,才能回報這片土地和這片葉子的恩情。”
其實,在方家山,因為“一片葉子”圓夢小康的例子還是很多。在這里,不論是大小茶企,還是最普通的茶農,家家戶戶都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著每一片茶葉的品質,因為他們堅信“生態、有機、健康”才是這方水土留給鄉親的致富“密碼”,所以不論是實行茶園管理統防統治,還是落實不打化學農藥全覆蓋、伏季休茶等,方家山都以“中國生態白茶第一村”的責任擔當,走在推動福鼎白茶產業提質增效的最前列。
據了解,方家山村現有茶園面積2300畝,茶企28家,全村涉茶人口達90%以上。近年來,方家山村立足當地生態優勢,確立“生態立村、白茶富民”發展思路,通過黨建引領、聯社助力,因地制宜發展白茶產業,以高標準生態茶園建設為支撐,推動本村白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在茶樹種植管理中,方家山村不斷加強對除草、施肥、灌溉等環節的監管,堅持用好品質打造方家山白茶“金名片”。為挖掘茶產業發展潛力,該村還將23家茶企組建成福鼎市方家山畬寨生態白茶合作聯社,注冊“白茶故里—方家山”商標作為全村茶企的公共品牌,將全村茶企、茶商和茶農捆綁在一起,對全村茶葉進行統一管理、包裝、定價、銷售和對外宣傳,實現從家家種茶到抱團營銷再到打響品牌“三級跳”發展。
“今年,我們還全面啟動了有機茶園建設工作,計劃用三至五年時間打造‘福鼎白茶生態有機示范村’。”方家山村第一書記周元和說,茶葉質量安全是茶葉品牌的基礎,建設有機茶園就是為了堅守質量安全底線,保護好“白茶故里—方家山”白茶品牌。“目前,我村已實行有機茶園管理的茶園近1000畝,接下來,我們還會通過廣泛動員、責任落實、加強指導、落實培訓等方式,持續推動整村有機茶園建設。”周元和說。
向山而生,依茶而興。據統計,2021年,方家山村茶產業產值超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1780元,村財收入53.43萬元,白茶不僅成為了當地群眾的“搖錢樹”“錢袋子”,也讓方家山村在新時代展露出新氣象。
如今,漫步村中,棧道、亭臺、花園隨處可見,一步一景讓美麗的幸福鄉村呼之欲出。近年,方家山村在產業振興帶動下,還持續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做深做透山水文章,打造綠盈鄉村。依托本村優越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方家山以“茶”為媒,以“游”為體,成功走出了一條集“畬族風俗、茶產業、旅游業”于一體的發展新路子。
“下一步,我們還會深入推進茶、旅、文深度融合,建設茶山步行漫道等景觀設施,增設茶文化研學、茶主題民宿等新業態,依靠生機勃勃的茶產業,將方家山村送入鄉村振興發展的‘快車道’。”周元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