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的種茶產茶條件得天獨厚,抹去歷史的塵埃,也能夠看見福鼎茶產業的輝煌一角。然而,如今炙手可熱的福鼎白茶,在很多年之前卻是默默無聞,低價、薄利的茶葉根本無法有效帶動茶農致富。直到2007年,福鼎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正式成立,推動茶企參加全國各地展會,不遺余力推廣白茶,自此,福鼎白茶這一品牌聲名鵲起,不僅迅速打入了消費市場,更是使得一批又一批青年看見了希望,回到家鄉,共同開拓福鼎白茶的海內外市場。
福鼎白茶亮相首屆中國茶葉交易會
如果說15年前的福鼎茶產業是“新茶”,那么最近的這十年,無疑就是福鼎茶產業“沉淀”茗香的十年。這十多年來,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的引導下,福鼎市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三茶”大文章,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式吹響了福鼎茶產業的振興號角,讓“福鼎白茶”香飄萬里。
福鼎茶企組團參加2022第十四屆哈爾濱茶產業博覽會(資料圖)
2022第十屆中國(呼和浩特)茶產業博覽會福鼎白茶展區(資料圖)
茶商阿鐵可以說是福鼎茶產業這十年蝶變的見證者了。2012年前后,在外省打工多年的阿鐵看見了福鼎白茶的發展前景,便選擇從東北返鄉從事茶行業?;氐郊亦l的阿鐵,將家中荒棄多年的老茶園悉心打理了一番,化腐朽為神奇,出產了一款“荒野白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幾年時間,阿鐵致了富,蓋了房,娶了妻,現在已經是有著百來畝茶園的小老板了。
“阿鐵白茶”廠房(資料圖)
這十年間,和阿鐵一樣,依靠著茶產業擺脫貧困,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不勝枚舉。在這十年里,福鼎市埋頭振興白茶產業,在白茶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下了“大功夫”。2021年,茶產業有效帶動38萬涉茶人員增收致富,提供就業崗位10萬余個,全市茶農人均每畝茶園收入從曾經的不足1000元增長到2021年的1.5萬元。
現如今,一片小小的茶葉,已成為這片沃土上農民們的“金葉子”,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綠色產業,成為福鼎市促進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據了解,2022年,福鼎白茶以52.22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獲“2022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第五位,并被授予“最具品牌帶動力”的品牌。這是福鼎白茶連續13年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后,創下的又一品牌價值新高。
福鼎白茶生態茶園
從鮮為人知的小眾茶葉,到名揚海內外,這十年里,福鼎白茶到底做對了什么?
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給出答案:
一是夯實茶產業基礎,做好綠色發展文章。全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白茶)產業園,全面推進基地化生態茶園建設,強化政策激勵做好保障服務,加強巡查力度確保茶葉質量安全,強化專業培訓提升職業技能。二是創新茶科技引領,做好產業服務支撐。全面推進信息化溯源體系,積極開展茶業數字化建設,大力構建產學研創新體系。三是突出茶文化賦能,提升公用品牌影響力。連續成功舉辦十一屆開茶節,創新品牌推介宣傳,加強茶文化建設,注重人才培養,推動‘白茶+’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第十一屆福鼎白茶開茶節(資料圖)
第十屆福鼎白茶開茶節(資料圖)
十年來,福鼎市茶產業工作圍繞“三茶”統籌發展,促進“三產”融合,持續推進基地化生態茶園和信息化可追溯體系建設,推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促進全產業鏈條提質增效,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茶園可采摘面積約30.5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3.4萬噸,其中白茶產量2.65萬噸;全市茶產業綜合總產值137.26億元,比增14.8%;全市茶企納稅達1.29億元,比增148%。
?高標準生態茶園
并且在這十年內——
福鼎白茶制作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福鼎被授予“世界白茶發源地”“世界白茶文化產業科技中心”稱號。
2022年12月1日,福鼎被授予“世界白茶發源地”稱號
福鼎市還獲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并獲得“2020年度中國茶業百強縣”“‘十三五’全國茶業發展十強縣”“2021年度科技興茶富民典型縣域”“2021年度茶業百強縣”“2021年度區域特色美麗茶鄉”等稱號,“福鼎白茶 茶鄉之旅”入選百條紅色茶鄉旅游精品路線名單。 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名單,福鼎市以白茶為代表入選第九。 由中華茶人聯誼會組織的“百茶·百縣·百人”公益推選活動,福鼎市榮獲“百縣”稱號,福鼎白茶榮獲“百茶”稱號,陳興華榮獲“百人”稱號。 磻溪鎮獲評農業農村部第一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 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入選第七屆福建省政府質量獎和寧德市政府質量獎,實現福鼎市省政府質量獎“零”的突破,這也是全省七屆質量獎以來唯一的獲獎茶企。 …………
這十年,福鼎茶產業碩果累累。
“接下來,我們將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圍繞福鼎市優勢農業(福鼎白茶)提效專項行動,推動落實全市‘十四五’茶產業發展規劃及‘世界白茶中心’遠景目標,扎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白茶)產業園、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補齊短板、健全機制、創新模式,著力構建‘三產’深度融合的現代茶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帶動力,促進鄉村振興。按照市委‘三抓兩創一目標’落實機制要求,緊扣今年既定的目標任務,力爭實現茶產業綜合產值15%的增長”。蔡梅生說。